<thead id="ufyqk"></thead>
    1. <p id="ufyqk"><del id="ufyqk"><xmp id="ufyqk"></xmp></del></p>
      <table id="ufyqk"></table>
      <p id="ufyqk"></p>

        精益生產咨詢培訓

        精益管理實戰咨詢專家
        咨詢熱線:0755-2293 2566
        深圳華昊聯合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管理智慧 > 專業詞匯 >

        鞋業導入精實生產(Lean Production)所得到的效益

        時間:2022-10-17 15:25來源:華昊企管 作者:admin 點擊:

        1960年代,臺灣的低勞力成本與政府政策鼓勵,促使貿易商將鞋類的生產商機帶進臺灣。

        制鞋業早期引進日本技術,Asics、Moon Star等知名日本企業相繼來臺設廠,奠定了臺灣制鞋的基礎。接著,在歐美品牌的全面支持下,1976年臺灣成為全球鞋類最大的生產基地,獲得制鞋王國的美譽。
        1980年代起,臺灣與韓國在鞋類代工制造上,展開長達十余年的激烈競爭。1990年代中期,在臺商的主導下,中國大陸取代臺灣成為全球最大的鞋類出口基地,韓商鞋廠則逐漸式微。2008年,Nike、Adidas、Reebok、Puma、Timberland、Asics、New Balance等全球七大品牌的鞋類代工,估計臺商與韓商代工比已經拉開到九比一。

        研究發現,2001年起臺商鞋廠學習豐田生產方式的精益變革,不僅是有效突破過去幾年大陸經營環境變遷,以及當前越南缺工困境的利器,甚至可能迫使品牌以更為長期的視野,重新思考與臺商的合作之道。
         

        中間倉庫完全消失

        在距離胡志明市中心50分鐘車程的一個臺商鞋廠,兩排廠房中央的空地,停放了兩輛貨車與五個貨柜。這是一個周四的下午,工人正從卡車卸下貼合人造皮料。這個看似平常的工廠景觀,卻訴說著鞋類制造50年來的最大變革。

        這家鞋廠與其他許多臺商鞋廠一樣,近年積極推動精益變革。他們首先導入制造現場的精益制造,包括平準化、制程內的單雙流與制程間的店面管理。這個生產方式,不僅使中間倉庫完全消失,兩年間產效也提高了30%。

        2007年起,他們進一步推動資材的有效配套與精益供應,從輔導三家外包廠,配合廠內實施精益供料著手。貼合人造皮料外包廠每日供料一次,是其中重要的一環。周四下午送達的這批貼合料,經點收后放在暫放區,周五下午進行拉料、送料,傍晚進行裁切、印刷、高周波后,依照輪次表配套的放在店面,周六上午進入縫制線、縫制完成店面、成型線,下午4時完成包裝的成品鞋開始上貨柜。從材料進廠到成品鞋上貨柜剛好48小時。廠區負責人說,2003年這個過程大約要耗時一個月。

        最近越南缺工,訂單出貨時程雖然變的緊湊,相對的也使得精益變革的成果,呈現得淋漓盡致。如果說精益變革就是消除浪費,這座鞋廠顯然已經讓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等,沒有機會在廠區因為停滯、堆放而造成等待或搬運的浪費。生產線上的單雙流、同期配套,也已經接近汽車廠的水準。

        據估計,一流品牌的臺商鞋廠中約有40%,已經達到上述水準。他們透過精益系統的推動與精進,享受獲利增加3到5%的可觀成果。其中一部分先進鞋廠,已經將精益觀念用在產品的開發、設計與試作,進一步從源頭消除重工與浪費。精益產品開發的導入,雖然還在初期階段,成果同樣讓人振奮,包括縮短開發試作周期時間30%,重作率大幅降低等。

        盡管臺商的精益變革成果豐碩,能夠吸收部分人工與原物料成本的上漲,長期而言,與品牌聯手致力于提升產品附加價值,才是關鍵。
        多數品牌采取與制造商保持距離的政策,試圖在制造商的競爭中取得漁翁之利;但品牌以比價與壓榨對待制造商的模式,正面臨考驗。

        許多數據顯示,品牌廠商獲利與制造商艱苦經營,形成強烈對比。例如,2006年Puma執行長年薪超過2,600美元,引起制造商私下諸多抨擊;2007年受惠于歐元升值與制造商變革,Adidas獲利創新高,但為Adidas代工的臺商鞋廠卻有八成在損益邊緣掙扎。加上最近中國與越南環境的劇烈變遷,料將帶動鞋類代工策略的調整。

        事實上,大陸鞋廠的供應能力開始走下坡、越南鞋廠擴張,已經因為缺工面臨瓶頸,印度、柬埔寨與孟加拉等新興生產基地則尚未形成氣候。鞋類品牌廠與代工廠的關系開始緊張起來,兩者關系可能邁入全新時代。
        2006年起,臺商鞋廠經營日趨惡化,部分品牌廠商卻繼續享受高利潤,對代工廠的改善要求,毫不手軟。2008年,環境進一步惡化,部分鞋廠經營者已經意識到,擴大規模迎合品牌發展需求,并非永續經營之道。他們認為,配合品牌擴張無法換取應有利潤,甚至會因為缺工而嚴重傷害自己。

        臺商鞋廠的這種體認,導致部分品牌廠商開始收斂氣焰。過去頻繁要求代工廠分攤經費的行為,最近出現了微妙的轉變。呼吁品牌以Nike為師,與制造商建立伙伴關系的聲浪愈來愈大,供需的緊張,已使品牌企業面臨空前挑戰。

        2003年8月,我在全球科技管理與創新學會安排下,參觀位于美國波特蘭的Nike總部,對于Nike強調與伙伴共生的理念,印象深刻。Nike總部設有日式庭園,感念創業初期伙伴日商巖井的挹注;入口豎立的40面各國旗幟,更表達與40家地區制造商、經銷商共生共榮的經營理念。最近原物料上漲,Nike是第一家同意訂單漲價,宣稱與制造商、原材料供應商共體時艱的品牌企業,堪稱是堅持伙伴關系政策的典范。

        品牌與制造商和諧共生

        業界人士認為,Nike從1990年排名世界第三,到今天獨霸市場,崇尚伙伴關系,無疑是關鍵之一。Nike雖然不是最早推動精益系統變革的企業,卻被公認為最為確實。有關日本豐田模式的研究指出,伙伴關系是支持精益制造、精益產品開發與精益供應鏈的基礎。

        臺商鞋廠的環境調適能力與學習精神,特別是近六年推動的精益變革,相當值得樂觀。我們期待,臺商鞋廠掌握歷史性契機,追求雙贏,舍棄短期個體產能維持的妥協,擁抱長期總體共同利益的堅持,促使品牌企業以長期視野與臺商合作。
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欄目列表
        精益管理咨詢項目
        • 卓越現場管理(5S/6S)

          “一周一標桿”樣板打造;6S可視化、維持標準建立;全員改善提案、6S評價

        • 全員設備管理(TPM)

          自主保全體系建立;計劃保全體系建立;設備指標OEE、MTBF、MTTR管理

        • 五星班組建設

          五星班組架構劃分;五星班組活動運營辦法;五星班組PQCDSM管理及星級認證

        • 精益效率改善(Lean IE)

          精益工具及方法論運營;精益改善周運營實戰;生產指標提升管理

        • 計劃物控管理(PMC)

          設備節拍、作業標準工時制定;BOM、物料齊套、配送管理;自動排產系統構建

        • 標準品質管理(SQM)

          產品系列QC工程圖建立;重點、散布管理,基本遵守標準建立;品質Q-Test、AUDIT實施

        華昊企管專業提供TPM管理、5S/6S管理、班組管理等服務,專業實用、為您著想!
        更多精益管理咨詢項目 >>